传承铁骨真金铸,先烈英名万古垂。信念如磐心似铁,忠诚似火志如锥。在这个充满故事与传承的时代,我们带着一颗敬畏历史、崇尚英雄的心,今天欣然迎来了郝文武“论英雄·说传承红色经典演播台”第季。大家好我是您的文化传播使者,非常荣幸能与您相聚在这里,共同开启一段追寻红色记忆、传承英雄精神的旅程。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。飞行员高志航的英勇故事。

红色经典演播台片头-封面 

 1937年11月21日,周家口机场的晨雾透着寒意。高烧39度的高志航掀开军毯,棉袍下摆扫过床头、柜上的降压药瓶。三天前他因过度疲劳晕倒在航图前,此刻却攥着飞行帽冲向机库。机械师拽住他打颤的胳膊:“大队长,雷达显示敌轰炸机群!”他甩开手,病号服在风里鼓成一面破旗:“我带一队先起飞!”

 这是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上校大队长的第127次作战。作为首个在淞沪会战中击落日机的飞行员,他曾率第四大队在814日首战告捷,6架日机残骸坠入黄浦江时,虹桥机场的地勤们抱着机油桶失声痛哭。此刻他座舱里的皮夹内,还夹着妻子临产前寄来的全家福,而引擎刚发出轰鸣,日军九六式轰炸机的编队已出现在云层缝隙。炸弹落地的瞬间,他猛拉操纵杆想强行升空,燃烧的机翼划开晨雾,像一支折断的火炬坠入跑道。临终前最后两秒,他仍在奋力扳动航向舵,试图将战机对准敌群方向。

 牺牲时他30岁,衣袋里装着未写完的家信:“等打跑鬼子,就带你们去看长白山的雪。”如今中国航空博物馆的展柜里,那顶烧出破洞的飞行帽旁,总摆着东北航校学员们送来的红绸带。风掠过玻璃展柜时,仿佛还能听见八十余年前,那声穿透硝烟的命令:“第四大队,跟我起飞!”

 时光回溯,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,高志航的英勇事迹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,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 他的牺牲,令无数人为之悲痛。战友们怀着满腔悲愤,化悲痛为力量,继续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战斗。每一次升空迎敌,他们都带着高志航未竟的使命,以无畏的勇气冲向敌机编队。

 高志航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空军。年轻的飞行员们以他为榜样,刻苦训练,磨砺飞行技艺。他们在蓝天白云间,续写着中国空军捍卫领空的壮丽篇章。

 随着岁月流转,那段烽火岁月渐渐远去,但高志航的故事从未被遗忘。在中国的大地上,无论是航空博物馆里的珍贵陈列,还是校园中传颂的英雄事迹,都让新一代铭记着这位抗日英烈的伟大奉献。他用生命诠释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,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璀璨的明珠,永远闪耀着光芒,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,勇往直前,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,不懈奋斗。谢谢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,我们下期再见!